潮涌钱塘,风拂塞上;山海牵手,好物为媒。11月5日,惠安县·红寺堡区优品甄选中心开业暨首场直播发布会在浙江省杭州市西谷小镇电商直播产业园启幕。兼具闽南风情与塞上特色的展厅内,百余种闽宁好物集中亮相,奏响了两地资源共享、产业共兴的时代乐章。

启动仪式现场。
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指引下,这座跨越千里的“山海好物桥”,以东部市场赋能西部优品的创新路径,既让福建惠安的匠心之作与宁夏红寺堡的塞上珍品香飘全国,更让闽宁协作的硕果惠及万千群众,为两地产业升级、共同富裕注入源源不断的澎湃力量。
闽宁好物杭州热销 线上直播线下体验被点赞
走进惠安县·红寺堡区优品甄选中心,体验专区里琳琅满目的特色产品让渠道商们目不暇接:色泽金黄的鱼卷、纹理精致的石茶盘、简约实用的箱包整齐陈列;鲜红饱满的枸杞、醇厚甘洌的葡萄酒、条长肉厚的黄花菜引人驻足,尽显“塞上江南”的物产丰饶。

惠安县·红寺堡区优品甄选中心的惠安好物展区。
“红寺堡的枸杞颗粒饱满,泡出来的水颜色真好看,味道也清甜。”现场嘉宾的赞叹声不绝于耳。详细的产品讲解、诚意满满的试吃品鉴,让不少渠道商当场表达出合作意向。洽谈对接区内,交换名片、沟通需求的身影穿梭不息,高效的商务接洽让闽宁协作的产业纽带越系越紧。
“这款惠安鱼卷采用新鲜海鱼制作,无添加防腐剂,煎炒烹煮都好吃。”“红寺堡葡萄酒来自黄金酿酒产区,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口感醇厚回甘,现在下单还有优惠。”作为活动的核心环节,专业直播团队端坐在镜头前,细致地介绍着每一款产品,背景板上“闽宁携手 好物共享”8个大字格外醒目。结合产地故事与专业的品质讲解,让屏幕前的消费者身临其境。
甄选中心并非简单的产品陈列,而是两地产业资源的“聚合平台”。吴忠市红寺堡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心将以“线下体验+线上直播”双线模式为支撑,推动惠安食品饮料、工艺精品与红寺堡葡萄酒、枸杞、牛羊肉等特色产业深度联动,共享市场渠道、共拓发展空间,让“闽货”“宁品”双向奔赴,实现“1+1>2”的协作裂变效应。

惠安和红寺堡好物推介会上,嘉宾向展销商了解产品特色。
企业产品推介会同样干货满满。惠安瑞芳食品、泉州新汉特箱包、红寺堡酒庄等两地代表性企业负责人轮番登台,从产品核心优势到市场布局规划,从产业链升级路径到合作共赢方案,条理清晰的阐述吸引不少渠道商前来合作。
“从西海固的黄土地搬到红寺堡的新家园,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靠种枸杞脱了贫;闽宁协作的东风一吹,我们的农产品能走进杭州、卖向全国,还带动乡亲们种苹果、黄花菜一起致富,这日子有奔头。”红寺堡区祥祥家庭农场负责人王航弟分享的创业故事,朴实无华却饱含真情,打动了现场嘉宾和广大网友。

红寺堡区祥祥家庭农场负责人王航弟分享家乡好物。
“我们将以甄选中心为支点,持续提升两地特色农产品核心竞争力,把这里打造成闽宁协作的‘示范窗口’、优品销售的‘黄金通道’、品牌推广的‘重要阵地’,让跨越山海的协作之花越开越艳。”红寺堡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塞上珍品”直连全国 从追着客户跑到客户找上门
产品推介现场,红寺堡酒庄负责人姜茂才举起晶莹的葡萄酒,向八方客商自豪推介:“这是黄河滋养、戈壁孕育的塞上佳酿。”这一幕,正是闽宁协作跨越2300公里“山海交响”的生动注脚。

红寺堡酒庄负责人向八方客商推介葡萄酒。
作为全国最大的易地搬迁移民集中安置区,红寺堡区曾是一片茫茫戈壁,但如今,这片被黄河拥吻的土地已然蝶变:年产葡萄酒1.4亿瓶,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产业综合效益突破450亿元。富硒土壤滋养出肉质紧实的肉牛滩羊、脆嫩多汁的翡翠芦笋,更孕育了“中国葡萄酒第一镇”“中国富硒黄花菜明星产区”的闪亮名片,还成为宁夏枸杞黄金种植带核心区。
“醋香也怕巷子深!以前是我们揣着样品追着客户跑,现在入驻西谷小镇直播间,客户隔着屏幕主动找我们要货。”11月10日,红寺堡区吉泽瑞手工醋负责人焦晓峰的话语里满是欣喜。凭借传统工艺积攒好口碑的优质手工醋,曾因缺乏高效推广渠道,市场辐射范围局限于周边,销路瓶颈成了发展路上的“拦路虎”。
从单向“输血”到内生“造血”,多年来,红寺堡区借力闽宁协作机制,引入资金与先进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强化政策支撑,将葡萄酒、肉牛、黄花菜等特色产业打造成带动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的“金字招牌”。
甄选中心在西谷小镇落地运营,创新采用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线上线下联动”模式,精准锚定“让好农货走出去”的核心诉求,借助直播电商的流量东风,不仅为两地特色产品开辟了长期稳定的直播销售窗口,更借助杭州的区位与市场优势,让藏在“深巷”的手工醋、黄花菜等“塞上珍品”得以直连全国消费市场,为特色产业搭建起产销对接的“高速路”,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我们依托杭州西谷小镇的私域运营、直播生态优势,融合‘塞上有好物 品味红寺堡’闽宁协作主题展厅,搭建起跨越山海的‘产销桥梁’。”惠安县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
文艺共建好戏连台 山海携手 碰撞出奇妙火花
罗山下的雄浑与东海之滨的温婉在此相遇,黄土风情与闽南雅韵在此共鸣。文化交流活动现场,红寺堡区代表向惠安县赠送了诗集《给你一个宁夏》,字里行间满含宁夏风土人情的独特韵味,成为两地深厚情谊的生动见证。

走秀带货。
随着音乐声响起,一场融合闽宁风情的文化盛宴精彩启幕,让现场嘉宾眼前一亮。风姿绰约的惠女服饰走秀率先登场。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色彩艳丽、形制独特的惠女服饰在模特的演绎下尽显闽南风情,让现场观众直观感受惠安文化的独特魅力。
走秀落幕,掌声未歇,国家级非遗惠安南派布袋戏表演接棒登场,将现场氛围推向新高。红寺堡区带来的民族舞蹈,舒展的舞姿流淌着黄土高原的开阔,浓郁的风情饱含黄河岸边的豪迈。
一南一北,一柔一刚,两种文化在舞台上碰撞出的奇妙火花,既展现着各自的独特底蕴,更彰显着中华文化的兼容并蓄,让在场者深深沉醉。
这场精彩的文化邂逅,并非偶然的萍水相逢,而是两地长期协作的必然成果。今年,红寺堡区文联与惠安县文联正式签署结对共建协议,以“文艺共建”为支点,搭建起长期稳定的协作平台,在文艺阵地共建、品牌活动共联、优质资源共享等方面持续深耕,让协作之根不断向下延伸。
近日,福建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与红寺堡区职业技术学校通过云端直播连线,开展了一场跨区域的文艺交流活动。交响管乐的雄浑、民族歌舞的灵动、南音新唱《月娘月光光》的古韵悠长,让红寺堡职校的师生们隔着屏幕沉浸在多元艺术的魅力中,实现了文化交流“零距离”。
红寺堡区始终以文艺为桥梁纽带,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促进区域间交流互鉴,不断提升本地文化影响力。此次优品甄选中心的揭牌与文化盛宴的举办,既是两地协作的深化拓展,更是文化自信的生动彰显。
山海携手绘新卷,协作共赢启新程。惠红两地以优品甄选中心为纽带,将生态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优势互补中激活发展潜能,正书写着闽宁协作融合发展的崭新篇章。(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李良 文/图)